曲酸又称曲菌酸、鞠酸,是由葡萄糖经曲霉念珠菌在30~32℃下好氧发酵产生的具有的有机酸,分子结构为带取代基的γ-吡喃酮,在自然界存在的γ-吡喃酮化合物中,的化合物只有曲酸和麦芽酚。1907年Saito由米曲中分离出曲酸结晶。1912年由Yabuta命名并于1924年确定其结构。1953年Arnstela(表面发酵)和1971年北田牧夫(深层发酵)运用同位素追踪技术证明曲酸是葡萄糖未经碳架断裂直接氧化、脱水形成的。
曲酸具有一定的活性。革兰氏阴性细菌对曲酸钠的敏感程度大于革兰氏阳性细菌,而大多数其他物质则相反。曲酸的抑菌作用远低于其他物质,其活性是抑菌性而非杀菌性。曲酸对酵母、和噬菌体无效。